云南2024年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云南2020年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第Ⅰ卷(每小题1.5分,合计60分)

1.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说:“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B.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D.古希腊民主建立在法制之上

2.“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B.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

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D.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3.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

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

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

A.迪亚士的远航B.达伽马的远航C.哥伦布的远航D.麦哲伦的远航

4.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带来的后果是()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  

A.加速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体B.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

C.推动农业生产商品化及贸易繁荣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5.1500—1800年的近代早期时代,人类史无前例地进入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商业贸易、生物学以及文化交流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新全球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促使生物多元化B.商业贸易使世界各地差距缩小

C.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确立D.文化交流促使各地价值观趋同

6.英国

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

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7.“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革命

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B.中产阶级引领习俗变迁

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

8.下表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是研究世界历史的一些信息,对该表认识最准确的是()

时间   地区   作者   书籍   记载的地理范围  
15世纪末到 #p#分页标题#e#

16世纪早期

  威尼斯   撒贝里克   《恩耐阿德》   把世界历史描述为一个世俗的世界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风教通义》   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历史  
19世纪   德国   朗克   《世界历史》   以拉丁日耳曼民族为主题  
鸦片战争前后   清朝   林则徐

魏源

  《四洲志》、

《海国图志》

  介绍了世界五大洲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  

A.是工业革命在史学上的反映B.体现了法西斯日耳曼民族优越论

C.视野开始从孤立走向整体D.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9.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国家代号

 

1871年

 

1900年

 
煤炭   钢铁   煤炭   钢铁  
  117.0   6.7   225.0   13.9  
  37.9   1.75   149.8...   15.1  
  41.9   1.77   240.8   24.0  

A.美国、英国、德国B.德国、美国、英国

C.英国、德国、美国D.英国、美国、德国

10.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将他卖为奴隶   法律至上  
B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万增加到20万   19世纪中期,英国的圈地运动发展迅速  
C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资本主义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大企业组织  

A.AB.BC.CD.D

11.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   方案二(新泽西方案)   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12.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含糊不清、残

缺不全,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实质上反映了宪法诞生的主要原因是()

A.从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之路B.共和制确立是工业革命的结果

C.君主派与共和派斗争与妥协产物D.民主共和才是符合时代的潮流

13.刘天纯在《日奉改革史纲》中说:“因为当时的日本,资本家阶级还没达到独立经营的程度,依然有政府保护助长之必要。不过保护助长的方法和性质,都不同从前官营模范工厂制度的封建式了……其变化是更加趋向全面实行保护政策。”文中所述的“更加趋向全面”的保护政策是()

A.保护新兴地主的土地私有制B.工部省接管幕藩的矿山和工场

C.政府投资推动近代企业发展D.将大部分官营企业廉价转让给政商

#p#分页标题#e#

14.19世纪,英国知识界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C.《共产党宣言》发表D.巴黎公社革命

15.在欧洲文化史上,苏格拉底被誉为“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以下言论能体现其对真理矢志不移追求的是()

A.“未经过考察的生活并不值得过”B.“人生而平等”

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人的”D.“人是万物的尺度”

16.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种思想主张()

A.谴责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B.强调君权神授、社会契约

C.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础D.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17.1521年,在沃尔姆斯帝国议会上,路德引用《圣经》宣称,“今天的基督福音仍然与古代一样引起纷争与动乱。这是上帝福音的特点,是早已预定的。耶稣基督曾经说过,我来并不是让人间享太平,而是动刀兵。”路德这番言论意在()

A.谴责德国教派林立纷争不断B.强调基督教蕴涵着反抗精神

C.赞赏帝国议会保障了普选权

D.激励新教徒应做上帝的逆子

18.《西方文明史读本》载:“启蒙运动思想家质疑了传统对人的所有限制——而且确实挑战了传统本身的正当性。他们拥护普通人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奴隶、犹太人、印第安人和孩子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拥护妇女的权利。……在哲学和艺术中,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材料主要表明启蒙运动()

A.全盘否定西方传统文化B.哲学和艺术成就突出

C.捍卫所有人的基本权利D.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19.当代美国一个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政府的不当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据此可以推断()

A.胡佛政府的政策证明凯恩斯主义不合时宜

B.胡佛政府的政策为“新政”提供经验教训

C.胡佛政府的政策改变了美国

经济运营方式

D.胡佛政府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0.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B.伽利略自由

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21.“大家深深意识到混乱扰攘的危险,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和为达到安全而必须作出的牺牲。谨慎被看成是最高美德,理智被尊为对付破坏性的热狂之辈顶有力的武器,□□□的宇宙井然有序,各行星沿着合乎定则的轨道一成不变地绕日回转,这成了贤良政治的富于想像性的象征。”方框里缺省的人名应是()

A.哥白尼B.伽利略C.牛顿D.达尔文

#p#分页标题#e#

22.“自秦、汉以来,仕者不世,然其贤人君子犹能识其先人,或至百世而不绝,无庙无宗而祖宗不忘,宗族不散,其势宜亡而独存,则由有谱之力也。”这一现象说明()

A.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基础B.宗法观念是维系家族亲情的纽带

C.宗庙是维系亲情延续的关键D.宗法制构筑了家族内部等级观念

23.有人曾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C.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24.《春秋》中有

一段记载,提及公元前651年,周王力不能及,齐侯乃召集有关堵侯在葵丘互相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的流通。约三百五十年后,孟子又提及葵丘之盟,可是他表示不满:盟誓自盟誓,会后各国仍自行其是。据此可以推论出()

A.周王室的中枢权力不可取代B.孟子主张中央集权

C.诸侯国对农业重视不够D.霸主齐侯并无影响力

25.我国古代居于中原的人们自称华夏,将“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指代边远少数民族。据载,春秋时楚武王自谓“我蛮夷也”,“楚自东夷伐陈”,“楚破南阳九夷”;另有“公会戎于潜(山东曹县)”,“公及戎盟于唐(山东鱼台县)”等。这说明(  )

A.夷蛮戎狄与华夏族地域差异明显B.楚国是最早的少数民族混居国家 

C.春秋时期的民族融合以山东为主D.中国境内民族融合现象出现较早

26.唐太宗说:“朕居深宫之中,视听不能及远,所委者惟都督、刺史,此辈实治乱所系,尤须得人。”(.《贞观政要》卷三)据此可知,唐太宗()

A.重视地方官的人选B.主张提高地方官的素质

C.担忧中央集权弱化D.反对君主权力受到约束

27.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维新党”的实践活动是()

A.领导辛亥革命B.领导义和团运动

C.倡导戊戌变法D.领导太平天国运动

28.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沦为乞丐;或进入深山,垦荒种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B.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29.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不得不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织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谕令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B.鼓励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与外商展开竞争

C.扭转内外交困的局面D.完全改变“重农抑商”的国家政策

30.《俄罗斯历史》中写道:“斯大林时代就类似太空中突然喷发出的一颗超新星,然后逐渐熄灭,但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40年。”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斯大林模式()

A.给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只有灾难B.在俄国的历史上仅仅存在了40年

C.对俄国的贡献只有发达的航天工业D.曾经对俄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31.战国时期的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在于()

A.阶级立场不同B.政治主张的分歧C.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D.社会性质差异

32.“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被纳入到各种单位组织当中,单位成为国家与市民之间必不可少的联结,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整个城市社会的运转表现为各种组

织的运行。”材料所述现象()

A.说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B.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

C.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D.反映了工业化是国家的重心

33.程朱理学被官学化的原因是()

A.理学大儒的传播B.有利于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

C.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D.是人们求取功名的敲门砖

#p#分页标题#e#

34.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学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D.经济停滞倒退

35.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

A.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B.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

C.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D.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35.据《晋书·食货志》记载:“及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

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北魏商品经济不发达B.社会动荡,经济破坏

C.五铢钱出现急剧贬值D.政府大力提倡实物交易

37.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这说明该窑(  )

A.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B.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C.注重市场营销策略D.产品主要销往海外

38.鸦片战争后,经过中西风俗习惯的对比,人们认识到蓄辫习惯不适应近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但发辫作为一种政治统治的象征,勿论国内人士,即使是定居海外的侨民,也少有贸然敢将发辫剪除者。甲午惨败后,海外华侨为与当地社会同风俗,开始有剪辫行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威信的降低B.人们认识不断提高

C.崇洋媚外之风盛行D.革命派的大力宣传

39.“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其中“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B.《马关条约》签订后的资本输入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D.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较快

40.“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

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

A.魏源B.王韬C.孙中山D.李鸿章

第Ⅱ卷

(41题13分,42题为12分,43题15分;合计40分)

41.(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西方学者常常将中国称为“孔子的中国”。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思想家们对儒家思想在传承中不断的反思、改造和重塑,只是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通过思想家们的反思,儒家思想分别在汉、宋、明清之际发生了哪些变化?(9分)

42.(12分)史料分析、问题探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p#分页标题#e#

材料一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贵国皇帝树立友谊,改进北京和伦敦两个王朝的友好来往,增进贵我双方臣民之间的商业关系,英王陛下特派遣自己的“亲和参议官、贤明干练的马戛尔尼勋爵作为全权特使,代表英王本人谒见中国皇帝,深望通过他来奠定两者之间的永久和好。”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则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摘编自《清史编年》等

材料二对于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西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义和团毁电线、拆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扶清灭洋”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

(1)研读材料一,与英国平等的通商建交请求相比,两总督上呈的译文体现了怎样的外交理念?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从解读材料视角的不同,简析两位教授对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看法不同的主要原因。(4分)

4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398年,16岁的建文帝继位,开始“维新之政”。他倚重黄子澄、方孝孺等文臣,发布宽刑省狱的政策,对洪武年间的一些冤案、错案予以平反纠正。建文年间,囚犯人数大幅减少。建文二年(1400)颁布诏令“江、浙赋独重……宜悉与减免,亩不得过一斗”。他又省并州县,4年间撤并了许多州、县和巡检司。

同时,针对“诸王多不驯服”的问题,建文帝与亲信大臣密议削藩。建文元年(1399)2月,颁布“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令,对诸藩王的权力进行节制。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引起藩王的极力反对。建文元年7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靖难”,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

——捕编自吴德义《政局变迁与历史叙事:明代建文史编撰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建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帝改革的意义。(9分)


云南2020年高职单招历史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01—10DDDAACADCD11—20CCDDADBDBD

21—30CBABAAABCD31—40CCBADBCAA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4分)

(2)汉代:董仲舒吸取百家之长,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3分)

宋代:儒学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建立理学体系,把儒学推向新高峰。(3分)

明清之际:在商品经济发达,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的背景下,进步思想家提出“反传统”、“反专制”等带有启蒙色彩的新思想。(3分)

42.(1)理念: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不平等外交(2分)

原因:政治上的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与落后性;对外交往上的闭关锁国。(6分)

两位教授的结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所持的史观不同。张海鹏教授从革命史观出发,认为它是反抗侵略的手段,应该给予肯定;袁伟时教授从文明史观出发,认为它是排斥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应予以否定。(4分)

43.(1)宽刑省狱;减轻赋税;撤并州县;削藩。(6分)

(2)使

政治气氛较为宽松;有利于江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减少地方行政开支;有利于中央集权。(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