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幼儿师范学校分享“好老师”孔子的学习哲

  孔子为师之道的根本就一个“学”字,他成为好老师的秘诀在于他的“好学”。据郑也夫先生统计,在《论语》里,“学”出现了56次,“教”只出现7次。纵观《论语》,讲孔子教育教学方法的就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作为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智慧更多地体现在他自己的学习感受、体悟之中。

  终身学习

  《论语》开篇首字即“学”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和弟子们说得最多的大概就是“学”。

  《论语》首篇第一章孔子的三句话,是孔子对弟子们掏心窝的话,他的人生感悟、对“学”的深刻理解都包含其中,可谓“开学寄语”、殷殷嘱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这三句话向弟子们传递他的“学习哲学”——学习,是人类的第一特征;学习,是人生的第一要务;学习,是生活的第一乐趣;学习,是为师的第一本领。

  这样的哲理,孔子说出来是那样的亲切和真诚。当孔子感受到弟子们心中的困惑、疑虑、芥蒂时,他如此说,其实是在与弟子们交心。这样的交心富有情趣、充满感情。情是孔子对待弟子的真诚、关心和期待;趣是孔子说话的语气。

  当我们反复吟诵“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体味其中的“音韵、节奏、声调”,弟子们面对孔子席地而坐,孔子面带微笑、用亲切舒缓的语气面对学生谆谆教诲的场面,自然地浮现于我们的眼前。 “不亦悦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不是反问,是商量,是启发,是循循善诱。

  《论语》以“学”开篇,同样,孔子的人生始于“学”,且终身实践。在那个没有“终生学习”概念的时代,孔子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他是个“终身学习者”。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少年立志学习,才成就了孔子辉煌的人生。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东西两位先哲可谓“心心相印”。孔子不断审视自己的人生,最后达到“自在”“通达”的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的不断“审视”,不断“进阶”,始终伴随着一个行为——“学”。 “十有五而志于学”:人生起步于学,学也贯穿于他整个一生。年轻时,学做人做事的本领,学知识、学技能;“三十而立”:因为学,有了知识、技能,他能在社会上做事,自立于社会;“四十而不惑”: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的积累,加上不断学习、反思,人生的智慧不断丰富,他对很多事很多问题能看明白而不迷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还是因为学习、修行,他“下学而上达”,上遵自然天命,下容世道人情,心之所愿都不会逾出规矩。

  这是一个从事功层面到智慧层面再到精神层面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物质到心灵的生命历程。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不知老之将至”,是因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其实,此时的孔子已经60岁左右,在那个时代是名副其实的老人了。在这个年龄,孔子仍然“发愤忘食”,可见其学习动力多么强大。因为忘情,孔子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中享受着快乐忘记了忧愁,真可谓“心忘方入妙”(恽寿平)。

  自少年始立志学习,成为终生学习的先行和楷模,这才有了“好老师”孔子的诞生。

  学习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除了好学的态度和精神,孔子学习的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值得借鉴。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生活当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老师,都能从中学到东西。哪怕是那些不好的遭人摒弃的,我们也能通过“自省”而引以为戒。这就是孔子的学习方法:好人好事要学;不好的人和事,不是一味去指责、鄙视,而是反观自身,从反面将之转化为“学习资源”以提升自己。

  将整个生活的场域都看着自己学习、修炼的场域,时时、处处、事事学习。学习是发自内心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