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施工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对丰富学生理论知识和培养施工技术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出现及应用,施工技术课程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要求教学作出相应调整。

一、调整课程体系
    根据职校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校制定教改方案,制定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并以此作为课程体系调整的依据。施工技术课程体系充分体现理论和实践并举,侧重工程一线实践应用的教育思想。

二、改革教学内容
    紧紧围绕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建筑行业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以基本理论为基础,强化实践性教学的要求,强调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增加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社会实践环节,并根据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加强施工企业大量需求的施工员、技术员、质检员等必须掌握的应用型内容的教学。

三、自编实用教材
    为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要求长期参与工程一线实践的专业教师结合教学经验,编写施工技术课程教案或讲义。该教案或讲义要以现行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质量验收规范为指导,以不同类型的具体工程实际运行过程为主线,按建筑工程中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为主要内容编写,从而改变原有教材普遍滞后的现状,增强教材的实用性、时效性,较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和日后工作的需要。

四、改革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图、表、实物等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投影、光盘、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实践性强、技能训练要求高的内容,通过电化教学形象、直观地反映出来。采用独立组建标准实验室或与检测单位合作等方式,加强实验室建设,让学生通过模拟试验来了解施工过程中相关强制性检测要求,缩小教学和生产的差距。

五、加强实践教学
    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内实训基地,及时购置材料、仪器、设备,改善实践性教学条件,让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到工程,了解工程一线具体的操作技能,并为教师从事科研和参与工程一线实践提供条件。根据课程设置,充分利用各种关系,积极创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直接到工地实习,参与从工程开工一直到竣工的整个过程,增加系统的感性认识,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参与工程一线的测量放线、施工技术管理等具体项目实践,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提高学校和教师的知名度。借助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有关主管部门联合进行“砌筑工”等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鼓励学生参加技能考试并取得相应职业技能证书,真正做到一书多证、一专多能。

六、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一是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外出参观、进修、培训,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二是促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强化自我学习意识,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己任,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工作重心。三是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生)产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教师应在努力搞好教学的同时,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多参与工程建设,特别是大型有影响力的工程建设,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专业论文或著作,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四是教师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积极参与各种专业性学术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广泛获取信息,提高专业技能,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除上述改革外,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还要加强改革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强校际交流,这是各学校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