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家医院验收“医药分开”试点效果 病人就医费用低于母体医院

      作为医改重中之重的公立医院改革,华山医院北院、瑞金医院北院、仁济医院南院、市六医院东院等4家郊区新建三级医院作为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验田”,投入运行已有半年。昨天,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向媒体通报称:4家医院“医药分开”、“市区两级财政支持”等新医院新机制的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达到了原先预定的目标,发挥了“样板”作用,在对相关成效作出评估后将适时在全市推广。

      据介绍,4家医院在多方面探索公立医院改革,主要包括实施医药分开、创新药品供应管理模式、改革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探索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支持医院发展等。

      减轻负担:就医少花三成

      市医改办副主任许速介绍,本市在郊区新建三级医院的决策,不仅完善本市医疗资源配置、提升郊区居民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也将完善上海的城市功能布局,在加快郊区新城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高解春介绍说,截至2013年5月底,4家新院已开放床位1230张,医务人员到岗率超过90%,共提供门急诊59万人次、出院1.29万人、开展住院手术5586例,病人就医费用低于母体医院,平均住院天数约9天。至今4家新院全部开展门诊预约挂号、一站式付费等举措,方便患者就医。各新院明确将比同级同类医院均次费用下降20%—30%作为控制医疗费用的目标,努力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医药分开:引导合理就医

      这4家新医院探索开展了实施医药分开的探索,取消4家新医院的药品加成,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时,适当提高门急诊诊查费、住院诊查费、床位费、护理费等共计31个项目的收费标准。普通门诊诊查费从14元提高到26元,医保支付20元、个人现金支付仍为6元;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门诊诊查费分别从17元、20元提高到50元、75元,医保支付20元,其余部分由个人自负。这样是希望在理顺医院补偿机制的同时,通过价格杠杆,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住院床位费调整后,医保相应提高支付标准,个人自负水平不变;其余住院服务项目收费调整后,根据不同对象仍按现行分担比例,由医保和个人分担。

      创新药品供应管理模式。与医药分开改革试点相配套,4家新医院联手国药控股、上药控股等国内技术领先的医药经营企业,率先探索医院药品供应链服务外包和药房物流管理新模式,实现医院药房零库存,药品供应链集约、整合、信息化,大幅提高了药品物流供应效率。

      收入分配:内部绩效考核

      在4家新医院实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制度,工资总额以岗位工作量为基础,以医院绩效考核为依据,以成本效益为调节系数,以科研产出为奖励进行综合核定,切断医院收入分配与经济收入的直接联系。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绩效管理模式和内部分配机制,围绕患者满意、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病种难易度、临床科研产出和教学质量、成本费用控制、医德医风等核心内容建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与收入分配紧密挂钩,引导医务人员以病人为中心,改善服务、提高质量、控制费用。

      此外,4家新院还进行了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探索,分别成立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下一步,还将进一步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委派制度,总会计师由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聘任并委派至4家医院,对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活动实施会计监督。  

      应对亏损:市区两级支持

      据了解,此前4家新医院的基本建设费和开办费已全部由市、区两级政府解决。针对4家新医院运行初期出现的经济亏损情况,目前市级层面正在研究制定相应的补偿办法。按照市政府要求,4家新医院所在地区县政府将安排专项资金,在医院投入运行后的前三年连续给予补贴,用于支持医院的人才引进和母体医院人员到郊区服务等。下一步,市卫生计生委将继续密切关注4家新医院的运行情况,及时总结评估4家新医院改革成效,适时向全市推广。

      据悉,作为“5+3+1”工程的重要组织部分,提升3家郊区医院,即崇明中心医院、青浦中心医院和奉贤中心医院为三级医院的工作进展顺利,均已通过了相关评审,择期将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