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怎样才更有效

  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怎么才更有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既是方法,又不止是方法。当前,中职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开始聚焦于课堂,试图在实践操作层面上解决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近段时间,对于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怎样才更有效,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开展了广泛实践,形成了一些共同的经验。这些来自于一线的经验,对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有着特别的意义,它们与现实的教学环境相融合,经过了课堂的检验,可以方便地在教师与学校间“移植”而不会带来“排异”的问题,因此它们也是新的经验与理论生成的基础。
  从这些鲜活的经验出发,进行系统地梳理,可以把它们概括为“讲故事”、“做项目”、“明事理”三个层面。
  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怎样才更有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既是方法,又不止是方法。“讲故事”、“做项目”、“明事理”是教的三个方面,也是教的三个层次,“故事”使生动的情景进入课堂,“项目”使真实的任务进入课堂,而“事理”使丰富的文化进入课堂,这样的课堂就“活了、深了、广了”。沿着这样的三条路径,职业学校可以找寻开发出更多的富有实效的方法,使教学的效果倍增,并使职业学校的教学进入不断上升与开放的轨道。
  讲故事,让教学情景化
  职业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喜欢采用的、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普遍的教学方式是“讲故事”。
  职校生较之于普通高中生更愿意“听故事”,因为学习基础等方面的原因,职校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一般,教学中对“趣”的要求更高,因此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对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大量课例进行了剖析,发现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建构教学是适宜而有效的,具体的方式多种多样。
  情景化讲故事。某旅游专业教师把学生带到当地少数民族住户家中,在客厅里给学生讲授民俗知识。学生们围着教师而坐,静静地听她讲故事,当地历史上发生的那些真实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没有黑板,没有多媒体,但这些故事把学生带到了生动的情景当中,不知不觉间,民俗知识的记忆与体验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讲自己的故事。一些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自己都是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教师就是有经历、有实践阅历的教师,他们在教学中经常会穿插介绍一些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发生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对学生而言弥足珍贵,因为这些故事的背后是经验,而这样的经验正是要教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
  数字化讲故事。在一线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会不知不觉地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其中之一是数字化讲故事,即通过信息技术来具体化或虚拟化教学情景,以增强教学效果,有教师尝试让学生通过“数字化讲故事”的形式培养相应的能力,则更是在实践层面上深入了一步。
  许多课程教学都有可能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建构,教师也易于掌握讲故事的教学方式。要讲好故事,关键是如何构建故事,从实际的经验来看,好的故事往往是真实的、生动的、有着内在逻辑的。故事的作用是构建一种情景,提供学习者角色扮演的机会,这种“情景”与“角色扮演”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知识的学习与情感的体验。